红光治疗仪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家庭、医院的光疗设备,主要原理是通过特殊的滤光片照射出600nm~15μm 的红色光波,这些光波能够轻易的穿透人体直达病灶,对患处进行消炎、杀菌、改善蛋白质固化、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免疫能力及新陈代谢等作用。红光属于冷光源,可以在创面、伤口早期介入治疗。
其机理与红光能被细胞的线粒体强烈吸收有关。经过氧化氢酶、超氧化歧化酶等被激活,使细胞新陈代谢,蛋白质合成能力加强,糖元含量增加,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强,从而促进细胞合成,促进伤口、溃疡愈合,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,降低5-羟色胺含量,故能起到良好的组织修复功能,达到消炎、止痛等目的。因此,红光能让细胞的活性提高,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,使皮肤大量分泌胶原蛋白与纤维组织来自身填充,加速血液循环,增加肌肤弹性,改善皮肤萎黄、暗哑的状况,从而达到抗衰老、抗氧化、修复的功效。
本文的目的是讲解用于医美用途的红光治疗设备的产品注册要领,帮助有需要的人员增进对该类产品机理、结构、主要性能、预期用途等方面的理解。
产品名称:红外线治疗仪、红外治疗仪、红光治疗仪
结构和组成:一般分为主机部分、治疗头部分及其他附属部分
工作原理: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,在电磁波谱中它的波长为760nm—15μm,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疗法为红外线疗法。目前医疗用红外线分为两段,即短波红外线(亦称近红外线,波长760nm—1.5μm)和长波红外线(亦称远红外线,波长1.5μm—15μm)。
作用机理: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弱,短波红外线的有效穿透深度为1mm—10mm,可达真皮及皮下组织,长波红外线的有效穿透深度为0.05mm—1mm,仅达皮肤表皮的浅层。红外线的波长长,光量子能量低,作用于组织后只能引起分子转动,不能引起电子激发,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而无光化学效应。红外线照射时皮肤及表皮下组织将吸收的红外线能量转变成热,热效应是红外线治疗产品的主要作用机理。热效应产生的治疗作用包括:
(1)引起血管扩张、血流加速、局部血液循环改善、组织的营养代谢加强;加快局部渗出物吸收,促进肿胀的消退。
(2)使骨骼肌的肌张力降低,胃肠平滑肌松弛,缓解肌痉挛。
(3)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,提高痛阈。同时血液循环的改善、缺血缺氧的好转、渗出物的吸收、肿胀的消退、痉挛的缓解等综合因素可达到镇痛的治疗作用。
(4)使局部温度升高,利于水分蒸发,促进渗出性病变表层组织干燥、结痂。
注册单元划分:不同的电击防护类型应作为不同注册单元进行注册,主要性能指标不能互相覆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红外线治疗产品,应按照不同的注册单元进行注册。
适用范围:该产品通过红光照射人体软组织,起到消炎、镇痛、加速愈合的辅助作用。辅助炎性皮肤病的消炎、加速伤口愈合;辅助治疗乳腺增生、痤疮。
已识别的危害风险:
危害类型 | 示例 | |
能量 危害 | 电磁能 | 可触及金属、外壳、应用部分等与带电部分隔离/保护不够,电介质强度不够,可能对使用者或患者造成电击危害等。 |
产品外壳、应用部分绝缘/隔离不够,可能引起过量漏电流伤害使用者或患者等。 | ||
抗电磁干扰能力差、特定环境下工作不正常,或干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等。 | ||
热能 | 可触及的外壳温度过高,可能引起使用者或患者烫伤;应用部分表面温度过高,可能使接触部位的皮肤烫伤等。 | |
机械能 | 产品外壳机械强度和刚度不足,产品面、角、边粗糙等 | |
支架的力学。 | ||
坠落/悬挂导致机械部件松动导致元器件损坏等。 | ||
生物学和化学危害 | 生物学 | 产品清洁或消毒不完全,可能会使患者再次或交叉感染等。 |
化学 | 在外来物质中,如使用清洗剂或消毒剂的残留物、污染物等。 长时间不使用的电池未经取出,导致电池漏液等。 | |
生物 相容性 | 与患者接触材料的化学成分的毒性,如引起细胞毒性、迟发致敏反应、皮肤刺激反应等。 | |
操作 危害 | 功能 | 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输出或功能。 错误的数据转换。 功能丧失或变坏。 |
使用错误 | 不遵守规则,缺乏知识,违反常规等,使得日常使用、维护未按规定进行,可能导致产品偏离正常使用状态。 | |
信息 危害 | 标记 | 不完整的说明书。 产品性能特征的不适当描述。 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。 限制的未充分公示。 |
操作 说明书 | 使用前的检查规范不适当。 | |
过于复杂的操作说明书。 | ||
医疗器械所使用的附件的规范不适当。 | ||
警告 | 对副作用的警告不充分。 一次性使用附件可能再次使用的危害的警告(如有)。 服务和维护规范。 |
性能指标:外观、红外光谱范围、工作面表面温度、连续工作时间、生物相容性(如有)。安全应满足:GB 9706.1—2007《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》、YY 0306—2008《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》、7.环境试验应满足:GB/T 14710—2009《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》。
临床试验:本产品可通过同品种评价方式进行临床评价。